两人谈论间,一个人影探头探脑的在门口张望。
“是谁在门外偷听?”
话音落处,只见一柄长刀呼啸着钉在了大门上。长刀离那人的脸也不过尺寸间,直吓得那人额头出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石将军,是我。”
石敬瑭望向来人,那人不是王甫仁,却还是谁?
“是你,你这小人来此作甚!”石敬瑭怒道。
王甫仁讪笑道:“我我来此是想上三炷香,祭奠亡灵。”
闻言,石敬瑭大怒,喝道:“你这下作仆才,若不是你在那林继安面前煽风点火,我石府上下六十余口何至于此?若不是碍于主公情面,我石敬瑭恨不得拆你的骨,剥你的皮!你又有何面目来祭奠亡灵?若是再不走,小心我石某人拳脚无眼!”
说罢,石敬瑭抢上几步,便欲打那王甫仁。
王甫仁只是一介书生,因为裙带关系这才到了潼关,若是真被石敬瑭打上几拳,虽不致死,但也要受些苦头。
王甫仁见石敬瑭不似作假,不及起身,连滚带爬的落荒而逃。
石敬瑭的亲兵护卫看到王甫仁这副模样,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王甫仁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暗恨道:“好你个石敬瑭,我屈尊来向你道歉,你却如此对我,士可杀不可辱!来日我王甫仁一定要讨回这个公道!”
至此,王甫仁和石敬瑭二人算是结下了梁子,也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一个导火索。
杨晔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他当初只是让王甫仁离间石敬瑭和林继安,只是没想到王甫仁竟间接害了石敬瑭满门,他一直想缓和这二人间的矛盾,但此番来看,多半是不可能的了。
看着王甫仁离去的背影,杨晔轻轻皱起了眉头。
此时已到了深秋时节,多少有些凉意,相较于此,潼关城的建设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在潼关城十数万黎民的夹道欢送下,大军浩浩荡荡的奔赴长安。
潼关到长安也就两百余里,就算大军一路上游上玩水,不出半个月也能到了长安城下。
在杨晔的建议下,大军走得很慢,日行不过十余里,之所以走这么慢,原因有三:一则大军不至于太过疲惫,若有战事,不会太过被动,二则收买人心,一路上时溥打着除奸去恶、还迎圣驾的旗号,大军所过之处,敌军无不望风而逃。其三是为了让朱玫等人更加惶恐,大军虽然走的很慢,但时溥却早已派人送了一份战表至长安,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决战的时间。
当然,时溥是想不到这样的主意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杨晔!
杨晔破潼关、三擒石敬瑭的事迹早已传遍军中,而此时的杨晔也只不过二十一二岁,虽然有很多人不想承认,但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一步一步崛起!
许多人挤破脑袋的想巴结杨晔,对此,杨晔一律回绝,只是说:“我只是为时公尔!时公有三国曹孟德之才,当匡扶李唐江山,我杨晔愿为时公开疆拓土!”
话虽然这么说,但杨晔的真实想法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