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您觉得仆固俊会是从这边逃走的吗?”屈延虎站在白绍威的旁边,看着一颗颗石头砸向城墙。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一路走来并未听到有关于他的消息。”段云德见白绍威不说话,在一旁接过话茬。
屈延虎看了一眼段云德,“北面康军法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东面伊州那边也没消息,那他就只能是往南或者是往西。
反正他不可能向东,毕竟有咱河西地区建立的户籍制度,绝不可能让他有容身之所。”
河西建立起来的户籍制度,有点像是明朝的制度,分为民籍和军级,两者的不同仅在于他们要履行的义务。
当然有明朝的前车之鉴,他也不会去搞什么军户之类的,不过户籍会记录每户人口的详细情况,每当有人口出生,都需要向当地的基层治理单位进行汇报。
这种制度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早在租庸制度崩坏之前,统治阶级就已经对于人口失去掌握,即便是后来改为两税法也没有用。
白绍威对于唐朝中后期并不了解,他还以为两税法要在宋朝才开始实施,没想到在唐朝中期就已经出现。
好像写的户籍信息为征收税负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河西实行的税法会根据户籍富裕程度进行征收。
而河西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主要还是因为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彻底掌握了货币发行权以及在制造纸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纸张。
在西汉初年,各诸侯国拥有铸币权,然而仅仅不过百年,各诸侯国的财富就已经让中央都为之眼红。
而纸张更是为信息记录提供了方便,当然这里顺便提一下,古代造纸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所以排放废水的时候,为了不破坏河西较为脆弱的生态,白绍威都是让他们对废水进行处理后,才会进行排放。
而且对于河西所需要的,并且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河西造成损害的东西,一般会由商部进行宏观调控,从丝绸之路上获得。
同时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很发达了,印刷书籍十分方便,再加上拥有足够纸张进行供应,这也是河西兴办学校的底气。
等白绍威回过神来,发现屈延虎他们还在讨论仆固俊的去向,“你们真要是想追查他的下落,那不如去问问沿途的部落,那些牧民或多或少会见到仆固俊他们的踪迹。”
“那肯定有人会故意隐瞒。”段云德回答。
白绍威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想起什么,向东边看去。
“您最近好像思虑甚多?”屈延虎看向白绍威。
“闲的没事,政务由敦煌那边处理,军队由参谋部指挥,现在正好有空,不如想一想未来的道路。”
“那您有什么想法?”屈延虎对此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