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可以写信,可以托人带话,表达想念家人,想念家里,对父亲表达思念。
但不会主动向他这个大王请求想见家人,想见父亲。
王后一直以自身为表率,自从成为王后后,王后心里便已不再掺杂其他,也没有任何小女儿情态。
她一直在用王后的身份规范、要求自己,作为一国之母,也始终保持王后的尊荣风范,始终以国体为重,维护大商的尊严。
王后严格律己,以言行树立形象,一心只为大商,除王室、王族,不涉之外其他任何事情。
王后既为大商之表,也为大商之根,既会为群臣所效,也会为国民所仿,所以王后从不敢懈怠,而王后最终不失臣民所望,为群臣所尊崇,为全体国民所敬仰。
王后不失他这个大王所望,自然也不会失臣民所望,所以对待家人的态度,一直一以来都是十分的分明。
与家人的沟通,也始终维持在一定程度上。
既不会太过频繁,又不会疏离中断,并且始终以书信保持联系。
知道女儿的心思,所以东伯侯即便想见女儿,也并不会太过强求。
对东伯侯而言,每次见女儿都十分困难,但他心里应该清楚,后宫本就是与外界隔绝,若非特殊,又怎么能随意见面接触,联系沟通?
更何况女儿身为王后,身为大商国母,乃一国之重,身高位尊,更是如此。
东伯侯也应该明白,轻易不能相见,也正好说明宫中无事,女儿平安无恙,在宫内一切安好。
同时也能证明,女儿身份稳固,地位依旧十分尊崇。
东伯侯也应该更为放心才是。
即便两地分隔,女儿限于王宫高墙之内,为后宫所固,轻易不能离开,更不能随意踏出半步。
女儿也终究是王后,是这大商地位最高,权势最为显赫的人物,是其他人永远只能仰望、跪拜,却永远都不能触及的存在。
而在这其间的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女儿身为王后,她的每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会对大商的政治、经济产生影响。
一个国家的格局、形势,取决于朝堂上下,也取决于后宫,取决于王后是否贤良。
王后的做法也没错,她的行为正是成为一名贤后的标准。
东伯侯对女儿深知,更明白女儿要成为一名贤后的决心。
他是支持的,也为自己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
他清楚,女儿是为了帮助大王,为了让大王能安于政务,不为后宫操心,更是有为大王分忧解难的心思,处处体贴、关怀,让大王少了后顾之忧。
不仅能更好的处理政务,还能留有更多时间、精力,有了更大发挥空间,去处理、应对其他事情。
王后也会从旁协助,确实,他这个大王能有如今的文治武功,一部分基础就是王后打下的。
王后在时,大商人民安居乐业,四海承平,诸侯尽服。
等王后遭计,受到陷害时,后宫祸乱一起,国家立即不稳。
之后王后不在,大商立马混乱起来,随之烽火四起,狼烟遍地,到了诸侯尽叛的境地。
大商能有如今的安宁稳定,王后功不可没,而他这个时候,无疑还是一个明君,也正是因为王后,他才能做到良好施政。
王后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