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个时辰,午饭时间结束,下午的课还没开始,部分学子绕着书院四处散步消食。昕芮回到学生的厢房中,为了让学子中午可以假寐一会,学院特地为每个人准备独立的厢房,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非常贴心。沛珊递过包子和馒头,昕妤端着茶水轻轻吹气,看着昕芮狼吞虎咽的样子,她们既心疼又无奈。
昕芮吃完了馒头和包子,突然不解的问:“怎么今天的分量这么少呢?”
昕妤和沛珊互相看了一眼,不情愿地解释:“你今天被停膳了。”
昕芮皱着眉头,问沛珊:“博士说不让我吃午饭,谁这么多管闲事停了我的午膳!是四皇子吗?”
沛珊摇摇头,抿了抿朱唇犹豫了一下:“是宇文馨。”
昕芮心想,宇文馨是谁?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昕妤看出姐姐的想法,轻声解释道:“她是兵部尚书的女儿,宇文轩的妹妹。”
怕姐姐不明白其中关系,她补充道:“宇文轩是大房的大公子,她是二房的长女。”
宇文轩?他这样的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怎么有如此趾高气扬狗眼看人低的妹妹,感觉她老针对自己,难道自己得罪过她?
昕芮接过妹妹的茶水,闷闷地一骨碌喝下去。
此时的厢房外陆续传来脚步声,沛珊起身催促昕芮:“快把舞衣换上,误了时辰,又要挨骂。”
昕芮不情不愿换上质地轻柔的丝绸舞衣,跟着两人来到学艺堂。
学艺堂位于太学的最后一道门,与八棵古槐树一样,在学院的中轴线上。当时入学女学生必须在琴棋书画舞中选修三科,昕芮不喜欢下棋画画,只选了琴、书和画。
一个贵族子弟需要很多的技艺傍身,每场宴会一个接一个的才艺展示环节都让所有的名媛淑女暗自较劲。当朝皇帝又喜欢乐舞,大昭朝的宫廷乐舞机构迅速扩张,乐舞坊鼎盛时期多大数万人,其中名家云集,高手如林,她们舞艺精湛,杰出的表演和优雅的舞姿引起当朝女子争相仿效。
这次入选太学教导宗族女子舞艺的助学叫谢阿蛮,是当代之秀,裴声艺坛。她是宫中乐坊最受宠爱的舞姬,虽然名在乐籍,却于内侍省列册,享受正五品奉酬,是个极特殊的人物。她从小在外教坊习舞,因色艺俱全入选内教坊,又得名师传授,后因一曲《凌波曲》名震宫中。
另外三个舞蹈名家,分别是前朝的卫皇后,成名曲是《秦皇破阵曲》。前朝的公孙大娘,著有《公孙大娘舞剑曲》,最后就是当朝的薛贵妃,她当时就是因为一曲《折腰舞》得到昭太宗的青睐。
所以太学里有如此技艺超群的女博士,女学生们都殷切期盼,早早来到学艺堂等待。大家自觉的排成一排,静静候着。
不多会,一个身着青色衣裙年过四十的女子缓缓走进来,她头绾惊鸿髻,身披碧绿的翠烟衫,腰着水雾绿草长裙,肩若削成腰若约素,娇媚无骨入艳三分。后面带着三个自己的学生,也是身姿婀娜,体态轻盈,仿佛行走在行云流水间。
未语先笑,谢博士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背景,提前告知各女学生,学舞是件很苦的事情,若怕苦怕累,趁早放弃免得受罪。
大昭朝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重视舞蹈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大昭继承了晋朝大一统的成果,既有南朝的清商乐舞,又有北朝的西凉、龟兹、高丽、天竺、康国、安国、疏勒等东、西方乐舞,特别是接受了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乐新声,汉胡交融,促进了大昭乐舞的发展。而大昭舞蹈的类型包括软舞、健舞、宫宴舞、四方乐舞蹈和剑器舞。
宗族女子一般在自己的贵族圈子里面会献艺,载歌载舞非常热闹,所以她们学习的目标是小型娱乐性舞蹈软舞。
软舞包括绿腰、霓裳羽衣舞、惊鸿舞、凌波舞、折腰舞。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压腿、踢腿、横叉、下腰、虎跳、扫堂、空中分叉、倒踢紫金冠等等。谢博士一边说解,一边让她的学生示范对应的动作,方便各位学子清楚自己的喜好和接受度。
接下来是分类教学,每个排队的女子都按照助教的要求试做动作,沛珊、昕妤很轻松的完成了,轮到昕芮,先是压腿、踢脚,还可以,不难。到了横叉,昕芮觉得自己可以,结果一下去就卡住了,整个学艺堂二十个女子,前面十八个都下去了,偏偏到了昕芮就下不去,她脸刷的一下红了。
谢博士放下戒条,莲步轻移的来到昕芮身旁,眉目温和地笑着说:“没关系,第一次难免会有些困难,慢慢就习惯了,我来助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