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君徙木立信,变法图强以来,秦以边陲之地,相继攻灭六国,并最终一统天下。”
“秦律有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使公子庶民悍不畏死,勇于耕战,秦每攻下一地,废分封而立郡县,将其纳入版图,遣官吏前去治之。”
“长此以往,秦愈发强盛,得以凭一国之力以抗六国,故秦以郡县为基,倘若废郡县而行分封之事,岂不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重蹈周王朝之覆辙?”
“昔齐地方千里,城邑七十余座,车万乘,持戟之士百万,然却不战而降,为何,皆因封君过甚……”
嬴政在看完由李斯连夜递呈上来的奏疏以后,抚了抚胡须,暗自感慨道。
“这个李斯,当真是深得朕心啊!”
对于李斯,嬴政是愈发欣赏了,因为李斯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摸清楚自己的心思。
无论是先前议皇帝称号,亦或者是这次的分封、郡县之争。
李斯的种种表现,都被嬴政看在眼里。
在这之后,只见嬴政收敛心神,将李斯的奏疏放下。
除了李斯的奏疏外,此时,在嬴政面前的案牍上,还堆积着由右丞相隗状、左丞相王琯、以及御史大夫冯去疾、宗正、少府、典客等九卿的奏疏。
嬴政将王琯的奏疏抽出,打开竹简,分外专注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不出意料的,王琯仍在奏疏里大肆鼓吹,施行分封制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当嬴政看见上面的内容时,不由得皱了皱眉,因此他只是匆匆瞥了几眼,便收回了目光。
其余几卿的奏疏,除了白天廷议的时候,已经明确表明支持分封的宗正、典客等卿以外,余下的,无一例外都是支持郡县制的。
“哼,这群家伙,倒是看得明白!”
待嬴政将案牍上的奏疏浏览完毕后,脸上流露出嘲讽之色,无声自语道。
嬴政的心里十分清楚,这些人态度转变的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扶苏的影响。
扶苏毕竟是自己的长公子,就连他都明确表明支持郡县制,余下的人又怎么敢再妄言分封之事呢?
……
“王琯年老昏聩,已然不堪大用,是时候将他换掉了,接下来就由李斯来顶替王琯的位置!”
嬴政说完,又顺手拿起由李斯所著的那篇文章,脸上满是莫名的神色。
随后,只见嬴政招了招手,在一旁侍奉许久的中车府令赵高连忙上前,毕恭毕敬道:“陛下!”
此时的赵高低着头,脸上的神色异常恭敬,他的脸在房间内橘黄色烛火的照耀下,略显苍白。
赵高原为赵国贵族,侍奉嬴政已久,早年间其母亲因为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后来,嬴政听说赵高为人勤奋,且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负责掌管车舆。
赵高机敏聪慧,能够将秦法倒背如流,每当嬴政有所问询,他的回答必定能够使嬴政满意。
外加上其善于逢迎,八面玲珑,能够讨得嬴政欢心,故而深受器重,在朝中拥有一股不小的势力。
赵高的弟弟赵成为郎中令,他的女婿阎乐则为咸阳县令。
而嬴政只是瞥了赵高一眼,紧跟着开口道:“替寡人制诏!”
“唯。”
赵高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在一旁的案上摊开帛书,并用笔饱蘸墨水,等待着嬴政的口谕。
“左丞相王琯年事已高,现革去其左丞相一职,准其归乡颐养天年,左丞相一职由廷尉李斯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