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日上中天屋上梁(1 / 2)荒岛六人行首页

制作竹笛,首先要找一根竹笛那么粗的竹竿,截成60厘米左右,用细棍将里面的竹节全部捅穿,在适当的位置打十个孔,从上至下依次是一个吹孔、一个出音孔、六个指孔,笛尾还有两个出音孔。

打孔的位置会影响音准,但这个对菲比来说并不难。只要竹筒的壁厚基本均匀,各个孔的间距就是对应成比例的,她本来就熟悉乐器,各个孔之间的距离都有数,试过两三根就找准了打孔位置。

笛膜是关键材料,传统笛膜一般用竹膜或芦苇制作。岛上没有芦苇,她找了根粗一点的竹子,在竹子内层表面就有一层膜,剥下来做笛膜正合适。

最后在吹孔上方1厘米的位置,在笛子内部塞一个软木塞,一根简易竹笛就做好了。

如果想再省点儿事,在截竹子的时候就计算好开孔的位置,用内部的竹节代替木塞,在其下方1厘米开一个吹孔,其它孔依次向下排,这样就不需要木塞了。

这竹笛是荒岛上第一件乐器,从此他们过上了有音乐的日子。

菲比又吹了几首别的曲子,《彩云追月》《渔舟唱晚》《草原之夜》,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草原之夜一曲终了,王胖子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此时已是傍晚,众人玩闹了大半天,到饭点儿了。

李金库打开屋里的几个坛子、罐子,开始往外拿吃的。

首先是几只烤兔,然后是事先炒制的几种调料,有炒好的干辣椒、藤椒、五香粉、油醋汁、海肠粉等等。

李金库吩咐几人,将那几只烤兔放到炭炉上热一下,兔肉的香气便散了出来,香得众人直咽口水。

然后他用手将兔肉撕成小块,放到陶盆里,用各种调料拌起来,第一道菜“手撕烤兔”便完成了。

这道菜是川渝一带的风格,鲜香麻辣,非常得开胃。

然后李金库又掏出两个盖着盖子的大陶盆,打开盖子,里面全是煎饺,那饺子皮是木薯粉做的,所以叫薯粉饺子。华国南方有很多地区都有吃薯粉饺子的习惯,但主要是用红薯粉做。他们用木薯做,口感差不多。

饺子的馅料有猪肉洋葱的,有海参野菜的,有韭菜渡渡蛋的,还有鱼肉的。

这些饺子是前天下好的,昨天又用油煎过。现在他们放个铁锅到炭炉上,把饺子放进去重新煎热就可以吃了。

爽滑的木薯粉皮,用油煎过之后酥脆弹牙,再配上各种荤、素馅料,让人看一眼就食指大动。

一旁的杰西拿出几个小碟子,还有一个瘦高带嘴儿的陶壶,那里面是他们酿的果醋,她倒了几碟醋分给众人。

蘸醋吃煎饺,解荤又解腻。

烤兔和煎饺都是李金库的主意,它们都是提前做熟,用炭炉稍一加热就非常好吃。

因为小炭炉的加热能力有限,用生鲜食材现做的话,费时又费炭。

玛丽又装了一壶果酒、一壶竹叶青,将它们搁在两个炭炉上。

众人围坐在炭炉旁,一边吃烤兔、煎饺,一边喝酒、品茶。

吃完饭,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渐渐变小了,估计明天天气就能放晴,肖恩又讲了讲后面盖房子的事。

“从这次暴风雨的情况来看,咱们的屋顶和皮衣完全可以抵御暴风雨。所以我想,可以考虑将整栋房子一起盖起来,而不是只盖卧室。”

这次他们躲避暴风雨的过程简直不要太惬意,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儿,还能打麻将、下棋、听音乐。

所以肖恩这样一说,众人都赞同。

待雨过天晴,他们就没有继续给卧室盖屋顶,转而开始砌其它两间屋的石墙根、夯土墙、砌土坯,就这样又干了七八天。

终于,整座新房的墙体部分全部完工。

准备盖屋顶的木料、海草、竹钉也基本准备好,可以开始盖屋顶了。

盖屋顶的第一步就是“上梁”。

民间对上梁的定义,不同地区、不同建筑所指不尽相同,大部分是指安装屋脊那一根最高的檩条,也称“脊檩”。

我国自古以来,对上梁仪式都非常重视。

2020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四,宜:竖柱、上梁、盖屋。

众人在新房屋前摆了一张供桌,桌上摆着猪、鸡、鱼、海参、鲍鱼、林羚、渡渡鸟等珍稀供品。

桌前的地上,由两条板凳担着一根粗大的木梁,上面盖了一块红色的布。

在木梁两头的位置,地上各竖立了一根约两米多高的木杆,木杆下端被牢牢插在地上,顶端用麻绳拴了一根横杆,横杆是活的,像称杆一样,压下一端就能吊起另一端,这是他们提前准备的“吊杆”,后面的施工,凡是需要起吊重物到屋顶的,都可以用这两根吊杆。

此时木梁的两端各套了一根麻绳,两根麻绳分别拴到两根吊杆上,他们打算用吊杆将木梁吊到房顶上。

此时房子中间两个山墙上,东西各站着里奥和泰勒,等待接应木梁,他们手里也各有一根长绳子,连接着木梁的两端。

肖恩作为领头的木工,也被称为“作头师傅”,是上梁仪式的主角。

只见他站在供桌前,手提一个酒壶,一边往木梁上浇酒,一边念起了上梁文疏:

“伏以!

良时吉日宅兴旺,万贯财宝进家堂。

良时上梁人丁旺,儿孙富贵大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