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一个梦想(1 / 2)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首页

林铭面相儒雅,语气温润,接人待物颇为亲和。

先是夸赞了一下杨振在研发上的才华、成就以及贡献。

然后才转到正题上,“你和刘恒教授搞的那个航发项目,我之前是详细了解过的,而且动力研究所和相关机构,也同样很看好这个项目。

“所以,我就想问一下你这個发起人,对这个项目,你的真实预期目标是什么……这次咱们不玩虚的,也别掺杂水分。

“你实打实的说,我用心的去听,能有个大概的对比范围,那就更好了。”

杨振看着对方忽然严肃起来的神色,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那个项目,这会儿好像正处于筹备阶段了吧!

所以,这是要把这款航发,也列为备选项吗?

之所以这么轻易就排除了其它的可能性,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涡轮风扇发动机,还是大型的小涵道比、带加力的,其用途,也只能是战斗机了。

因为军用运输机和大型客机,用的都是大涵道比设计;

而军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巡航导弹、通用飞机等,则是中小型的中等涵道比。

更不要说,这会儿对于无人机的应用,还没有发展起来呢。

所以,对于杨振这种多少带着些先知能力的人而言,基本上就是一猜就中……

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儿,脸上却不能表露出来什么异样。

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做着回答,“不知道说出来,您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夸夸其谈,但事实上,打从一开始,我对它的预期,就是奔着F22上那款F119去的。

“超越不敢说,但在各种性能指标上接近一下,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最起码截止到现在为止,这份期望还没有发生半点儿的动摇。”

他说的平铺直竖,却话里话外,却无不透露着十足的信心。

不是他刻意降低了标准,因为真要据实说的话,别说林铭了,换作任何一个人,估计都不会当真的。

所以,把期望值尽量的拉低一些,才会显得更真实一点。

至于到时候成品出来,指标和性能参数爆棚,那时候你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了。

就算说一句人品爆发都没人会埋怨,只会为你鼓掌。

所以,还是把一切交给时间吧!

林铭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被他的自信给感染到了,“那我信你,中航这边有的资源,包括科研院所和人手在内,如果有需要,你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即使以林铭向来谨小慎微的性格,都说出了这样的话,可见,杨振在材料上的成就,引起了他多大的重视了。

毕竟这样的承诺,已经不可谓不重了。

而杨振,自然欣然答应了下来。

但心思,却已经转到了那个隐约猜到的项目上……

五代机啊。

记忆里,那个项目是2007年10月,才正式立项的。

然后在三年零三个月之后,实现首飞,也创造了五代机研制周期的最短记录。

相较而言,同样的研制过程,F-22用了6年,F-35用了5年,苏57更是用了10年。

当然了,一个项目的立项,可不是说从一个想法诞生,就开始算起的。

因为在立项之前,是要经过繁琐的技术研讨和反复的理论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