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前来找李琦客的,除了这对父女外,还有同村的村民,他们中有不少人是附近地主家的佃户。
为了答谢他们帮的忙,李家连夜造出了一些吃食,其实也不过是一些粟米和自家打的鱼。
不过,这其中最让李琦客感兴趣的是,一个和李琦客一般大小的小伙,这个人名叫王二,生的又黑又壮,是附近一佃户家的。
这个时代的人,有正儿八经名字的,都是祖上好几代沾染上了墨汁的人,就像自己原来身体的爹,虽然是个没考过县级院试的老童生,但名字起的却不似寻常百姓那样。
但多数的穷苦人,他们只有姓氏,名却是家中排行。
要说这王二为什么会让李琦客格外感兴趣呢?还得从这顿饭说起。
在娇儿给大家盛饭的时候,好多人让娇儿把他们的碗盛的满满的,这些人中唯独这个外表看似傻傻的王二盛了半碗。
李琦客感兴趣的不是他的饭量小,而是另有其他。
就在别人碗里的饭,刚吃到一半时,这个叫王二的小伙子率先吃完了,这回他是不慌不忙的给自己盛了满满的一大碗。
李琦客仔细观察过了,这些人的饭量都是出奇的好,由于煮的饭不够,他们中能吃到第二碗的为数不多,除了两个吃的快点的,就是这个王二了。
他速度比不过别人,却以另一种更巧的办法取胜,这正是李琦客感兴趣的地方。
这也是李琦客看好他的地方,尔虞我诈的资本市场,好多人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长远的利益,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却被这个叫王二的佃农给理解了。
不过,这王二需要一个人来提点,不然这么活套的脑子,上限也就是吃到第二碗饭。
······
日子不慌不忙的过着,转眼间数日就过去了,自从上次别过楚国威后,李琦客现在满脑子都是找个好营生的想法。
就算不能立马提升自己的阶级地位,先让这对父女过上好日子也行呀。
李琦客思来想去,点子和商机倒是想出和看出不少,但都是缺乏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的。
他手中的银子只有六两,还是从人家小姑娘手中募捐过来的,虽然这六两银子有些购买力,但是成大事自然不行了。
最后,李琦客的目光还是落到了院子里的网上。
打渔,是不可能的,李琦客这种私募大佬,玩资本的人,怎么可能亲自做事呢。
不过,这利润却出在这鱼货上。
不管前世或是现在,还是任何时代,面朝黄土的人们,永远是受苦最多,得到的回报最少的。
李琦客这两天走访了市场,做了一份调研,他粗略的估算过这大吴的汇率,不像自己那个时空的,“百文买木屐,日日绕村行”。
可能是生产力和朝廷对商品经济态度的缘故,这个时代的一文钱,大约和前世的一块钱差不多,而一两银子大约和一千元差不多。
李琦客最主要的还是对鱼市走访了一番,就拿自家打得鱼来说,在湖边卖给那些鱼商,大鱼最多也就十几二十文,但到了市集上却成了三四十文,要到了瓦市和那些市坊门口,都不低于五六十文。
这里面的利润从渔民手中,到那些商贩手中,最少翻了两三倍的价格以上。
赚取从湖边到庖房,这里面的差价空间,就是李琦客初步的想法,也是成本最低的想法。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对于一些营销策略的实行也是有利的。
当然,自己有的银子和赚银子的想法,都没敢跟这对父女商量,这几天从人们的言行中,李琦客得知,这并不完全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李琦客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有了想法就立马付诸到了实践中,他和娇儿打了声招呼后,就蹭着别人的牛车,向河东府的城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