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谁是小偷(1 / 1)家有黄皮子首页

提起邻村那头遭雷劈的老黄牛,就不得不说一下住在这个村子西头的一户人家了。这家人有两个儿子,并且都已娶妻成家。兄弟俩平时关系很好,娶回来的两个媳妇也都十分贤淑,而且勤劳能干,妯娌俩的关系处的也都十分融洽,只是她们的婆子有点恶,平时妯娌俩都很怕她,一言不合就非打即骂。前几天,婆子带领两个儿媳,在自家的大门口纺线织布。经过几天的劳动,她们纺出了很多棉线,堆放在大门口的石桌上。当时的人们,大门口都有一个石桌,周围再放上几个石凳子,供自家的人在门口歇息或者吃饭用。这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她们把纺好的棉线堆在石桌上面,就都回家做饭了。等吃完饭出来,却意外地发现丢了一纽子线。这可怎么得了?当时的棉花很珍贵,大家纺花织布都是经过精打细算的,谁家需要多少布,就兑出多少棉花来。包括妯娌俩还有婆婆,兑出来的棉花是有数的,纺出来的棉线更是斤斤计较。这下子平白无故地丢了一纽子线,婆婆首先就不答应。她把两个儿媳叫到跟前,看着她俩,恶狠狠地说,刚才咱们回家的时候棉线还都好好的,只这一会儿工夫,就丢了这么多纺线。咱们家住在村头,中午又不见有人来过,邻居们谁也不会跑到咱家大门口来偷东西。我看这棉线八成是被你俩藏起来了。快说吧,你俩中间谁把这棉线藏起来了,现在就快快拿出来,我也不再计较。如果不拿出来,这次等棉布织好后,我是一寸都不会给你们的,说不说,你俩看着办吧。

妯娌俩见丢了棉线,也都大吃一惊,现在又听见婆婆这样说,都露出一脸委屈。想来也是,只这一会儿工夫,棉线会到哪里去呢?看婆婆恶狠狠的样子,她自己肯定不会偷。那么问题只能出在这妯娌俩身上了。

这时候,弟媳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瞪着眼睛问嫂子,说刚才我们三个人回家后,我看见你一个人又出来了一趟,那么你出来是干什么了?嫂子见弟媳这样问她,先是一怔,接着就恼火起来,这很明显是怀疑她了。说弟妹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怀疑我偷了这棉线不成?不错,我是出来了一趟,但我那是出来拿柴火的。咱们回家以后,我刚要生火做饭,发现灶前的柴火不多了,就出来拿些干柴树枝,但我出来的时候,记得清清楚楚,那棉线还堆放得好好的。对了,我记得你刚才也出来过一趟啊,莫非你要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子吗?弟媳见嫂子这样说她,也是一脸怒气,说我刚才出来也是拿柴火的!

这时候,婆婆不愿意了。说好巧不巧啊,你俩怎么都会出来拿柴火了,天下咋会有这么巧的事?不行,我看这问题一定是出在你俩之间,你们别把我老婆子当猴耍了。说着话,她就跑回家拿出一根鞭子来,照着妯娌俩的身上就抽了起来。当时,三纲五常普及得广泛,家家户户里,就属婆子们最厉害了,对儿媳那是说骂就骂,说打就打。要放在当今,儿媳们早就翻了脸,撅屁股走人了。

妯娌俩挨了打,都表示一肚子委屈,就把愤怒发泄在对方身上。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邻里们听见,都从家里跑了出来,围在她们周围,指手画脚的议论开来。其中又来劝架的,也有来看热闹的,大家嘁嘁喳喳,一时间热闹非凡。

邻居们弄清了事情原委,又见她俩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一时间也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而妯娌俩的吵架大有升级的趋势,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到现在的破口大骂,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

这时候,人群里不知道谁嘟囔了一句,说这事多好办,让她俩赌个咒、发个誓不就完了吗?是谁偷了棉线,自己心里肯定有数,到时候,不愿意赌咒发誓的那人,肯定就是小偷了。这话说的虽然有理,但婆婆听了,却是脸色煞白,一脸惊恐,低着头不再言语。

看到这里,众人都以为是婆婆把棉线藏了起来,然后倒打一耙,把坏事歪到两个儿媳身上。这时候听说要发誓,因为自觉理亏,就不敢继续发威了。紧接着人群里就有人起哄,说大家都散了,回家去吧,是谁偷了棉线,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了。说完,看着婆婆哈哈大笑起来。

婆婆见大家笑话她,就大声骂道,你们懂得个屁!你们忘记前几年村里赌咒的事了吗?说着这话得时候,婆婆还特意向村东头瞅了瞅。大家听见这话,又看见婆婆的表情,场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是一脸的肃穆,站在周围,噤若寒蝉,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人们之所以对赌咒的事如此避而不谈、诚惶诚恐,这还得从村子里前几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说起。

这件事就与赌咒有关。过程很简单,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