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消亡,除了军事,政治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明清交际时一样的原因,东汉一样处于气候变化的下降期,也就是小冰河时期,之后的天气会越来越冷,越来越旱,时节也会越来越反常。
实际上,这个预兆早在西汉王莽时期就已经开始有所体现了,之后的魏晋南北朝也都处于气候变化的剧烈震荡中,直到唐代才开始平稳持续地回暖。
这也是后续的几百年,南方得到大力开发的原因,气候变冷了,北方越来越寒冷干旱,而南方原来湿热难耐的感觉,得以减缓,变成了温暖舒适。
张燕没有办法控制气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快点把棉花搞到手,把棉衣棉被搞出来,加强自己的保暖手段。
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从印度流入中原,也就两条路,一条是走丝绸之路,从西域过再南下,一条是从交州过再往西翻山过海。
历史上的棉花是从交州那边引进,还有唐代记录说西域高昌国那边有大批量种植棉花。
张燕不知道谁先谁后,只能两边同时派人去试试,饱和式搜索。
人选很快就被定下,王当,杜长,分别带一队人出发,王当去西域,杜长去交州。
这一走,虽然比唐玄奘偷渡出关要好一点,有良马有护卫,还有张燕给他们画的大致路线图,但总时间怎么也得用年来计数。
张燕的这番提前落子,在这时候,波澜不兴,极度平静,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确定这会不会是白跑一趟,既浪费人又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但张燕选择了相信希望,既然黄天让他穿过来,别的不说,总要在运气上帮帮忙吧。
找棉花种子的行动处理完毕。
配套设施也不能落下,这弹棉花,光有棉花没有弹是无用的。
还得改良织机。
这个任务,就没有什么好商议的了,古代男耕女织,已经是一个定式,这活计,只能是挂在张燕的母亲身上。
这个科学改良,时间也不短,不像曲辕犁单个工具的改良那么简单。
纺织系统,是个较为庞大的完整体系,从去籽的轧车,到弹棉花的弹弓,再到纺丝的纺车,最后变成棉布的织布机。
张燕只有较为模糊的概念和原理,具体的成品,还得跟汉代的女织工们深入交流一番才行。
虽然现在手头没有棉花样本,但根据张燕的印象,口述外形特点和工具作用,起码先把原型机造出来,等真正的棉花一到,立马开始实验。
于是,一个新的机构被定下来,命名为织女院。
除了针对棉花作业,也可以同时对传统的桑蚕缫丝织机工作进行研究和改良。
以张燕之母为总院长,张燕兼职假院长,黄邵兼职院监,郑铁柱为院护,从各地挑选经验丰富,纺织养蚕技术出色的织工,进入院内工作,提供食宿,还有固定俸禄。
何仪针对此事还有额外奏报,“查处到阳曲盂县两地,有三十六起溺婴弃婴事件,都是女性婴孩。按太平经所言,男为天统,女为地统,弃杀女婴,实为断绝地统,天地失衡,危害甚大。”
“但这三十六户人家,又确实为贫苦百姓,无力负担额外婴孩,我原意,是想招揽本地孤寡老人,合成养护院,粮米衣物由我黄巾军承担,让这些老人抚养弃婴,幼能得其长,老能得其依。”
“既然督军有意在晋阳开设织女院,不若将各地弃婴也集中起来,放置在晋阳,一同放在老夫人名下。”
张燕点点头,“也好,家母膝下无孙,总是孤单一人,便另成立一院,为地母院,迁居各地无子女之长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