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够做到延长保质期之前脂膏的作坊就必须要靠近铺子而就算能够延长保质期,可为了不影响整体品质,林若青也打算尽量将作坊靠近每个城市的铺面。
毕竟这个时候的交通运输不止是一个不方便能够简单概括的中间劫道的有自然意外也有,很难根除了所有隐患。
另一边,刘平南回到粉黛铺子里就先将月姐儿叫过去问了,又稍作考核觉得这桩婚事的确可行便应了下去。同时他也让月姐儿那边去问问其他丫头也让王铭那边去问问其他小厮,如果有心思相同的那就一起办了最好,同时表明上头的态度。
伙计丫头都到了这个年纪了且大多都是已经卖身在林若青名下的以前虽然有这个心思可也不敢说,没想到有月姐儿胆子这么大,竟然主动去找林若青说了这个头一开,上面的口风又松了下面的人心思哪里还能不活络?
是以到了三月份翠竹和扶柳她们成婚之前下面的小厮和丫头倒是先成了五对。他们的婚礼简单不过是走个过场,家里基本都是没有长辈的了,顶多就是将刘平南请过去做个见证吃顿饭,往后便生活在一起。
对于已经成婚的小厮与丫头,刘平南另外又来请示林若青。
“现在还是以前那么样子住,我想着并不是很合适,不仅其他人见了不方便,小夫妻两个也估摸着有许多不妥的地方。”
林若青闻言觉得挺对:“这倒是的。”
她想了想道:“城西那头不是有几个空着的铺面?让成婚的先住到那里头去,等后面在城外建上两个院子再另外做安排吧。”
这也算给这些人一个自己的住处了。这也不是林若青大方,不过是她的本分罢了。
这些人在这个时代里基本就是她的私产,即便她不将这些人看作自己的私产,可这些人自己也会这么认为。在这个层面上,林若青无法做出什么改变,同时也要利用这一点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不真的把他们当作私产,而将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人。
所以在很多方面她会尽力做出弥补。
一座农家小院对于她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那些丫头小厮却是一个家。更何况她也没有大方到那个份上,丫头小厮们也不会一对夫妻就得一所房子,而是会一个院子里每个人得一个单独房间罢了。
这个消息一出去,没成想又在三月上报了几对人上来说是愿意成婚的。
不过三月份里最要紧的还是扶柳和翠竹的婚事。出嫁前一天,翠竹和扶柳都有些不安,拉着林若青说话。
翠竹道:“也不知道成婚后会怎么样。”
扶柳也点头,难得心慌起来。
林若青在旁边看着有趣,笑道:“能怎么样,踏踏实实过日子就好了,又没有什么吃人的妖怪,怕什么?”
翠竹道:“小姐你当然不怕,你还有姑爷呢,姑爷对你好啊。”
这点林若青倒是不否认,陈彦现在对她的确是很好,连带着陈李氏那边对她其实也没的说。林家那边没有的关怀,陈家这边都做到了。
不过林若青反问:“难道你那个对你不好了?那正好,趁着现在还没成婚呢,我帮你退了算了。”
翠竹脸红起来:“我才不是这个意思呢,小姐你欺负人。”
林若青安慰她们:“怕什么,我成婚的时候还没你们大呢,船到桥头自然直,且你们找的人都过得去,没什么怕的。”
船到桥头自然直,是这么个道理。
三月初六这天,两个丫头的婚事虽然没有大办,但也热闹了一会儿,只不过两人走了的头一天林若青心里还有点空落落的。
她不由得想,好在是两个丫头都只走一天啊,要不然后半辈子她有的难受了。
林若青再想,转眼自己成婚都快三年了,时间过得也的确很快。
成婚的确是人生的一个新展开,不过林若青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够做到这个份上。无论是庵堂,织布厂还是粉黛,初衷其实都离不开林若青想让让自己过得更好。
只不过一开始,她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撼动这整个社会环境。而即便现在她依旧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可她愿意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慢慢添砖加瓦。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只动摇了杭城地区一小块地方和一部分人的固有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整个环境只要变好,那这个社会环境下的女人就会轻松一些,她就算生活富足有高墙环绕,可她也是这个体质下的一个女人罢了。
所以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想透了这一点,林若青也就更加有动力了。
庵堂那边让孙秀才教着,读书识字是没有问题的,加上庵堂那边真正到了读书年龄的女娃子少,林若青干脆就放出告示去,让周围百姓家若是有心过去听课的女娃娃,那也可以一起送过去蹭课,不收取其他费用。
不过这个消息放出去以后,响应的人并不多,最后到了时间零零散散只来了几个人家的,且还都是自己结伴偷偷跑来看看的。
想想也是,这个能读书的女娃子在家里也能够干活了,干嘛放着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不用,反而让她出去读书,这不是浪费吗?
这个年代别说女娃子了,绝大多数男娃子都没有机会出门上学呢。
这是根本上的观念问题,不是谁的一句话就能改了的。
林若青也不想在这些方面烦恼,她干脆将注意力转到了织布厂那边。
织布厂现在的生产已经趋于稳定,每日女工们上工下工都是百人一起进进出出,而且大部分都是窈窕年纪,倒是让周围过往的青年们都看直了眼。
好在是织布厂里安排了不少身强体壮的小厮维护安全,且来回的女工家里不是有人来接送,就是织布厂这边马车送回去,目前为止也没有出什么岔子。
而织布厂里的女工多了,就需要管理,与其让外面铺子的掌柜或者管事进驻,林若青倒觉得从女工之间筛选更加合适。
女工本身就晓得整个织布厂的工作流程,管理起事情来也会更加轻车熟路。只不过怎么选要另说。
织布厂里的教书识字已经开展了大半年了,可实际上每次都会认真上课的人却不算多。而一个月两次的教书活动更是不够真的让人深入学习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