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56.出发(1 / 2)出东吴记首页

得到传书,集议军务之后,王道潜等人又在新垦的围田里跟了老范十天时间,这才有时间议论入城之事。到了这临行前的头一天,议定出发的王道潜、孟晓波与沈梦熊三人一早便已收拾停当,预备在大圆砦内集体吃过早饭,再停歇一个小时后便出发。

他们所在的这个圆桌会议室是新近在大圆砦内专门辟出的一间屋舍。三人今日的早餐不可谓不高热量:黄油涂黑面包、uella巧克力酱刷烤土司、煎鸡蛋、培根以及从东山基地冷库取下来的苹果切片沙拉,还又用咖啡机做了三杯美式。三人围坐在黄榉木圆桌边,对着打印出来的4纸文件,一边吃喝着,一边讨论“调研讲义”,十分热络。

他们所在的这间会议室内部宽敞,墙面刷了东硖里龙窑新制的石灰水,地面上则以东汉民间广为流行的人字纹式样,铺就了刘高新烧制的条砖。固然以后世人的审美来看,无论是墙面上的还是脚底踩着的,皆可谓粗鄙简陋但相较于汉末的水平,这两样建材则较为明显地体现了东硖里近日来的技术进步。

首先,石灰水是用此前在龙窑内煅烧数日方得的少量生石灰调成的,内中也未像后世那样掺杂工业盐,因而刷在墙面上,牢度不够,并不经用。然而无论是刘高还是他在龙窑以及匠作工坊统领的工匠,都知道了生石灰是怎么来的,在老范、胡津龙等人的指导下,还了解了这东西的其他用途,虽仍有倏然迷茫之时,然甫一回神,便是啧啧惊奇。

刘高在知道生石灰须经高温煅烧得来后,竟主动思考起来,须从何处改进,以使龙窑的炉内温度得以提升。此前他对龙窑的整体把握,只不过是在承袭匠师说教的基础上,杂糅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心得,这种刻意地思索对策,并进而隐约牵动整个窑体结构之彻底更动的,倒竟是头一回……

穿越者们则思虑得更为长远。他们并不将生石灰锻造单纯地视为建材制造,而是将之视为一种基础性的技术储备。老范甚至玩笑着说,如果炉温足够,生石灰能烧了,那么烧玻璃也绝非难事……

此外,众人脚底踩着的这种成形为人字纹的条砖是用统一的模具烧制成的,这事先还经过了丈量与模具制造,二者皆颇考验穿越者与刘高们的智慧。

要之,此种搭接铺地法不仅对各砖块之间各项尺度的比例关系要求颇高,而且相较于秦代颇为原始的铺砖法不同,后汉近代以来开始逐渐流行使用粘合剂。但相关粘合剂须额外调配。虽说刘高那里自有一套心得,胸中熟稔了不少口诀似的“法式”,但穿越者自己毕竟是不满足于汉代的筑屋惯习的,此前在东西大街两侧的工程已多少彰显了他们的野心,他们嗣后从刘高那里得了几句三字经后,更觉有重新试验、定型的必要,与刘高详说了一番,又一时令刘高瞠目结舌,恍惚兜转了半晌,这才反应过来,还不急着能够将诸公的言语掰开揉碎了吸收,便又啧啧称奇起来。

王道潜一口将杯中残存的黑咖饮尽,轻轻抬起头,见孟晓波与沈梦熊仍兀自聚精会神地关注着“讲义”,并不时在案注释,显是极为认真了。他环视四下,灰白的墙面颜色不匀,待干透后,还需要再刷一遍。

他低头再看手中早已记得密密麻麻的“讲义”此次前往由拳县城,众人拟定了三项计划:

计划1:实地考察由拳城邑及周边临接地域的自然地理情况

计划2:伺机招徕流亡

计划3:尝试在县市销售“海外珍异”。

三项计划本身乍看无碍,但王道潜等人预备的路线却必然是“幽行诡出”的,无疑充满了风险。因而在老范的强烈要求下,王、孟、沈三人加强了武备。三人内穿用高强度碳纤维制成的软质防刺衣裤,并穿戴了钛合金胸甲,此外人手配备一支仿54式手枪、一支自制霰弹枪,并携带猎弩及各种军用刀具若干沈梦熊更额外携带一支仿美制雷明顿870的国产97式184口径防暴枪,带弹三十发。

三人配置的火力是为了应付在县邑外缘可能遭遇的强盗,以及在县市内部可能遭遇的并不友善的汉卒逻查与搜检。三人自知“体格雄健”自是相较于此世一般“良民”而言的故为了避免引起公众混乱与可能的意外,三人确定了一套行动准则:由王道潜一人进城入市执行任务,孟晓波与沈梦熊二人则在外围承担测绘、观察、哨戒与火力支援责任。

为进入县市交易,三人挑选了一些从21世纪带过来的义乌产的小商品:10面彩色盒装小圆镜、1对1对3只彩色聚丙烯材质的小号干果盘、20只彩色沐浴球浴花、一小盒共50只酒店用一次性香皂、20捆10米长的彩色晾衣绳。

这些小商品多是穿越者们之前在某电子商务网站的“2元区”内批发得来的,一箱子300只宾馆用一次性香皂也只要35块钱。由于这些东西色彩斑斓、材质特殊在汉朝人眼里恐怕就是“珍异”、“怪特”,为避免引起可能的骚动,穿越者们思忖再三,谨慎控制了出手的总量。

……

穿越者们已将此行携带的商品分装在五只木头盒子里,并用丝帛包好。为掩人耳目,除在五盒中填满靛蓝麻布之外,王道潜三人决定带上五名木槊队武卒同行,由他们肩扛东硖里妇女近来编制的大量竹篮、草席及草履,并护送一辆载满薪柴的牛车,招人耳目。

他们决定将自己伪装成一支自乡部入城贩卖的商旅队伍。不过他们这行人真的整装预备出发的时候,还真有些像后世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在部分三、四线城市的街巷还不时能够看到的那种挑着大量草、竹制品的行脚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