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逐个点拨
他认为赵思远在这一方面,极其有天赋。这也是为什么赵思远的父亲当年,将赵思远送到不周山学习的原因了。
天赋这东西就像是宝剑一样,若是用对了地方则可以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赵思远回答:“并没有。”
转而唐中询问李或:“李或,可否借青罡剑一用?”
此时风雨骤停,原本雨中撑着伞的宋棋来、李或也早就回到了破庙里。但是说实话,李或到现在还是晕晕乎乎的。
假冒他人,以及刘小赛之死一事,唐中还未解释,再加上他的急性子,大家更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到现在为止大家也都还没有明白,但是既然前辈已经开口了,他们就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点废话也没有,可见唐中是个极其爽快的人。
“哦,好。”但既然话都说开了,李或的戒心什么的也都放下来了。
他将剑递给了唐中。
李或他毕竟是个书生,之于江湖传言之于朱阁他都是不甚了解的,只是他相信赵思远,所以说他也相信唐中。
未知全貌不予批评,有些话他不能问,有些事情他也不能知道。之于朱阁,这种亦正亦邪、神秘的组织,敬而远之便就好了。有句话说得好,好奇心害死猫。
赵思远一拱手,歪头轻轻瞟了宋棋来一眼。转而对唐中说道:“唐伯伯,多年前,我曾学艺于不周山的陆晓阳真人。”他毫不犹豫地将师承也给报了上来。
宋棋来笑了。
因为,每每在别人面前试剑的时候,赵思远都会交待出自己的师父。宋棋来曾问过原因,没想到他却是笑着说,这样一来我要是敌不过对方的话,那丢人的不就是师父了吗。
当然,这不过是赵思远的玩笑话罢了。
至于自报师门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陆晓阳曾经的一句话。
赵思远从师学剑的时候,陆晓阳曾对他说:日后,凡是在人前试剑的时候,大可报上你师父我的大名,但若是在人后使剑的话,万万不要提到我的名字,我怕人家来寻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陆晓阳这番话也是在警醒赵思远。人前人后都大大方方、光明磊落,无论走出多远,他都认他这个徒弟,但如果说他在人后使“暗箭”的话,那么到时候不要怪他“见死不救”,不顾及他二人的师徒情分了。
“好好好,陆真人剑术高超。思远,你一定学到了不少。快露几手让唐伯伯看一看。”
说着,唐中递过了青罡剑。
接过剑来,赵思远先是谦虚一言:“那唐伯伯,我且试一试。”
说完这句试一试,赵思远操起来青罡剑。
“青罡,多指教了。”说着,赵思远一个跃身,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外展,同时右腿挺直平仆,漂亮的右仆步落地。
右手平刺,左手剑指指东。
他素来喜爱重剑,再加上从师学习的时候,师父陆晓阳最善因材施教,所以他能够将重剑使用的淋漓尽致。但是不仅如此,赵思远使起轻剑来也是可以的。
步罡踏斗,赵思远嘴中风力歌随口而来:“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偏二级风,树叶响。”
只见舞动之间,天边云卷云舒,好似有清风扶摇之势。风大之性,本无自体可得。时动时静,忽起忽灭,动非常动,有时而静静非常静,有时而动。
剑为具有锋刃之尖长兵器,而其大小长短,端视人体为标准,是以须量人而定。故有谓“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观美,要使各适其用而已。”
正如赵思远先前所言,寻觅适合自己的剑器就像是找媳妇儿一样,锋、脊、从、茎、格、首等无一不需要称心如意。但是往往选择都是双向的,其后果也必是两者一起承担的。
浇筑、淬炼而出的宝剑,往往是只为一个人或是一类人而生的。但剑器若是落到了错误的人的手中,那么他们存在的意义将被歪曲。
往来剑士、侠者手中之剑,包括但往往不仅限于夺命生杀。但至于择主之后,剑器存在的意义,就取决于持剑者的心之所向了。
所以说,不是所有人都善使剑,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将宝剑发挥出其真正的剑意。
与剑生死相依的剑客,才是真正懂剑的人。就像是现在的李或一样,他先前随时被迫接受了青罡,但如今他像是已经真正接受了青罡。
于其说,是李或接受了青罡,不如说是他二者是双向的选择。
而赵思远,他与青罡的关系并不与青罡、李或二者一样,换言之就是李或现在是青罡唯一承认的主人。而赵思远就像是相马的伯乐一样,他有着能够“知剑善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