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人才(1 / 2)伸唐首页

杨钊也收拢了一些人,如张渐、窦华、宋昱、魏仲犀等,鲜于仲通也算是杨钊的人。有的人也有些才情,这个才情指的是文学,非是理财之术。

想执行李伸这些庞大的方案,根本办不到。

“杨兄,李相公对你如何?”

“不算太好。”

真说起来,这两年杨钊替李林甫也办了不少事,然而论信任度,却远不及王鉷,就连罗希奭也不及之。或者这样说吧,王鉷才是李林甫的亲儿子,罗吉二人则是李林甫的干儿子,杨钊只是一个远房的侄子。

如果不是李伸前期给的资助,加上杨钊脑子灵活,他都未必能上位。

“那么可以这么做……”李伸低语一番。

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或多或少会让李林甫不高兴。

李伸也说了出来:“如此,李相公必然会不悦。”

杨钊咬咬牙说:“殿下,我不怕。”

论才干,杨钊真的不如李林甫,不过现在他心态要比李林甫好。李林甫现在想法多半是我活着的时侯,必须保住首相之位,至于死后,我就不管了。

但现在的杨钊,多少还想做一些正事。

当然,再过几年,杨钊同样会持着另一种心态。

这个“正事”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出来的,一是想不出来,李伸代他想了。但就是想出来了,也未必有能力执行下去。

那怎么办,李伸只好亲自出马了。

不但亲自出马,李伸还推荐了人。

“杨兄,欲成事,需用人,我向杨兄推荐一个有大材的人,但杨兄必须答应我,要善待他。”

“谁?”

“刘晏。”

“那个神童?”

刘晏早慧,后来的三字经里有一句话,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开元十三年,李隆基封禅,刘晏献颂文,李隆基让张说考察,张说考察完说,刘晏是国瑞,那时刘晏才虚十岁。

于是刘晏名噪一时。

不过现在的刘晏官职并不高,只是温县的县令。

“就是他,我是在观农过程里无意中听说的,他几任县令,黎民纳税就没有延期的,为什么不会延期,是因为理财有术,治下生民经济宽裕,没必要拖延赋税。别以为简单,整个唐朝没有多少官员能做得到。杨兄,即便我出面,也仅是半遮半掩地出面,杨兄欲成事,必须重用此人。”

“我记下了。”杨钊点头说。

并且刚刚好,刘晏官职不高,也无人注意,容易拉拢。

“还有一个人,他性格比较刚直,杨兄欲用之,必须有容忍之心。”

“是谁?”

“韦坚死了,是是非非我不想多说,但不可否认,韦坚是有功劳的。”

杨钊沉默不语,韦坚和他的家人死的死,流的流,杨钊也是推手之一。

“不过韦坚之所以经营有术,离不开一个得力的手下,他的名字叫第五琦。”

“我也听说过,似乎此人在江南吧。”

原先第五琦乃是韦坚手下最重要的助手,后来因为受到韦坚牵连,被李林甫贬斥到了江南,但这是好事,再晚的话,弄不好第五琦也会被罗希奭等人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