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身边的食客中,有桃源的人,只是新进人员终究比不得信陵君从魏国带来的心腹。那人费尽心机,说动信陵君的心腹,劝说信陵君联合平原君共同觐见赵王,陈述厉害关系,逼赵王结盟。信陵君采纳了这个意见。 赵婧的时间算得刚刚好,二人去见赵王的时间恰好在赵婧去太子宫之后的一天。 赵王一大早看到平原君和信陵君,知道他们必然要老调重弹。果然,信陵君上殿,未等寒暄,又一次直接陈述赵魏结盟的好处,平原君也在一旁帮腔做势。 信陵君谈论魏救赵的情谊,赵王想到的是魏为得渔翁之利,置赵魏情谊不顾,故意拖延救援时机。信陵君谈论赵魏结盟后的承诺保障,赵王想到的是信陵君如今有国不能归的状态,他所言又有几分可信? 平原君不顾大义,只管二人之间的私情,究竟是何居心? 说到底,赵魏结盟对赵国并无太大益处,从赵国不得不收留信陵君开始,便与魏安厘王有了矛盾,若此次信陵君促成赵魏联盟,声望更盛,于魏安厘王而言,如鲠在喉。信陵君迟迟不肯归国,赵与魏难以放下芥蒂。 “太子以为如何?”赵王看着赵偃问。 赵偃起身行礼后回答:“儿臣以为不妥,一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人口尚未恢复,粮草不足,目前仅能自保,无力扶住魏国。二是结盟之事,乃信陵君和平原王叔所倡导,安厘王尚未派使臣前来。三是赵魏结盟抗秦,魏国诚意不足。请父王明断。” “寡人也乐于与魏结盟,共同抗秦,但是无使臣,无国书,寡人不能结盟。此事还需再议。” 此时,小高已经告知了赵婧平原君和信陵君入宫的消息,赵政迟疑地问:“姐姐,太子真的会反对结盟吗?” 赵婧放下手中的笔,解释说:“从当初太子对廉颇将军的事可以看出太子是一个重私情的人,这一次,他反对的概率很大。不过,父王应当还是会与魏国结盟。” 赵政有点摸不着头脑,小高也很疑惑。既如此,姐姐的所作所为又有何意义? “有意义。”赵婧回答。 赵政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说出了疑问。 “我开始也觉得要阻止赵魏结盟,后来才发现,利益面前无论用什么理由阻止结盟,都不够充分。既然不能阻止,那就要两国离心离德才好。我已经挑拨,太子更是直言反对,太子的话在父王心头还是有些分量的,父王心怀芥蒂,又对上党郡念念不忘,赵魏结盟也只是表面文章了。” 赵政和小高点点头,赵婧喝了口水,继续说:“廉颇将军抽调赵牧回防,赵牧带走了北境三万兵马,剩下的士兵不足以抗衡北方狼族,下一步父王应当会与燕国结盟,借兵力防备北方狼族。” 赵政想了想说:“所以赵牧将军的兵马明着是为了支援魏国而准备的,实际则是为了拿下上党郡。” 赵婧赞许的看着他。 小高也说:“赵国兵力不足,若不能与魏国齐心协力,是无法单独拿下上党郡的,所以这次战争三国很可能打个平手。殿下,燕国为何会愿意与赵国结盟呢,此次对他又有何益处?” 赵婧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说:“小高,你分析的对。至于结盟之事,还是要看父王开出了什么样的筹码,我也不得而知。不过,我倒是觉得父王与齐国联姻时,已经想到了这一步。” 赵婧以前觉得父王是为了平衡平原君的势力,加之爱惜美色,才会选了齐女做王后,如今看来,还是她肤浅了。此中深意,还需细细品味。 果然,她不是个适合搞政治的人。 “你们不妨猜猜父王究竟怎样说动燕王的,就当作今日的考题吧。” 得了考题,赵政和小高开始讨论起来。 赵婧一边听着,一边也好奇,能打动一国之君的,除了财富和美女,别无他物,美女不必多言,财富的范围就广了,土地、人口、物资……究竟是哪一样呢? 敷衍走平原君和信陵君,赵王留下了太子赵偃。 赵王欲言又止,赵偃看出他的为难,说:“父王有事尽管吩咐儿臣。” 赵王闻言,迟疑了两秒,立刻说:“寡人欲与燕国重修旧好,燕王也同意互派质子,结盟以防备秦魏。” 质子,赵偃心中咯噔一下,父王如此犹豫,想必是质子的人选十分棘手,而且父王独自留下他,恐怕质子便是他这个太子了。 父王舍弃齐国而选择燕国结盟,应当另有缘由。 “此举甚好,父王高瞻远瞩,远非儿臣能及。” 赵王告诉了太子他不知道的事情,“魏国使臣已经出发,正在来赵国的路上,与魏国结盟是必然之事,但这事不能是平原君和信陵君促成的,想必安厘王也有同样的心思。” “既如此,父王为何防备魏国?”太子不解的问。 “寡人欲假意与魏结盟,暗中命令廉颇整军,伺机夺取上党郡。与燕国结盟,是为了防备北方狼族伺机骚扰北境。” “父王,若赵国与燕国交换质子,魏国还愿与赵国结盟吗?” “他会的。”赵王胸有成竹。 “为了向燕国表示结盟的诚意,寡人提出了质子的人选。”赵王停顿了一下,有些愧疚地接着说:“偃儿,此事辛苦你了,寡人亦不愿你离国,实在是非储君不足以显示诚意,否则,寡人从你弟弟里选择一个人去了。” “父王,儿臣明白,儿臣愿为父王,为国家尽忠出力,只是祺儿还小,儿臣这一去,不知归期,求父王多多看顾祺儿。”太子说的慷慨激昂,内心是一万个不愿意。可是君命不可违,乐意去还能留下个好印象。希望祺儿这个嫡长孙能够栓住父王的心,让自己早日归国。 太子这样一说,赵王既欣慰又愧疚,他承诺说:“偃儿不必担心,寡人必会照顾好祺儿。你放心,多则两三年,短则一两年,寡人倾尽全力必会让偃儿回国。到那时,有此功勋,偃儿的太子之位也会更加稳固,无人可以撼动。” 赵王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甚至提到太子之位稳固的事,赵偃不知道这究竟是承诺还是威胁,看来,燕国之行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儿臣多谢父王怜惜。父王,儿臣何日启程去燕国?” “燕王来信,燕国太子丹将在十天之后启程来赵,你最好在魏国使臣到达前离开,偃儿,你也早做准备吧!” 从建章宫回来后,太子妃又闹了起来,太子烦躁地将她关在房里,出了宫,去了郭府。 平原君和信陵君进宫后,太子派人告诉郭媛自己反对结盟之事,并让郭媛在府里等候。 郭媛迎接太子,只见他面色凝重,想着事情果然如他猜想一般,太子阻止结盟失败。 郭媛是反对太子的意见的,即使为了给天下人做个样子,赵王也必然会与魏国结盟,太子阻挠,最终只是徒劳。 二人坐下后,挥退了下人,郭媛问:“殿下脸色凝重,想必是结盟之事成了?” 太子摇摇头,又点头,后来发现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楚,真是被出国之事搅的心烦意乱。 太子说:“父王的确否决了孤的提议,但是他拖延了结盟之事,表面结盟,实则意指上党郡。孤所忧者,乃其他事。” 太子话语到这里不再言语,明显是带了点考校的意思了。郭媛放下杯子,低头沉思。 赵魏结盟,魏国并不会主动帮助赵国夺取上党郡,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赵国只能向其他地方调兵。四境之内,唯北境赵牧战斗力最强,他经略北境,短短几年,已经震慑北方狼族,可是一但狼族得知他率军离开的消息,北境境况堪忧。唯有燕国,也有抵抗狼族的经验。 想到这里,郭媛抬起头问:“可是燕国提了什么过份的条件,大王交给殿下去办?” “父王欲让孤去燕国为质。”赵偃冷淡地说。 赵偃说的轻描淡写,郭媛听得大惊失色,他直起身惊讶地问:“怎会如此?” “孤也想知道怎会如此,父王命孤十日内启程。”赵偃露出一丝掩藏不住的愤怒。 “殿下息怒,大王是如何说的,请殿下细细描述。” “父王说他为了向燕国表示结盟的诚意,提出了质子的人选,由太子作为质子。” 赵偃压下自己的愤怒,尽量冷静客观的复述赵王的话。 郭媛叹了口气。 太子不解地看着他。 “殿下,大王的妹妹曾经为燕后,赵燕本有情谊,即使此次结盟十分重要,也不必两国太子亲自为质。大王主动提议太子为质,不单单是为了表示诚意,也是为了警告您。” “孤一直知道父王寡情,却不知已到如此地步。平衡权术竟用到了孤的身上。” “大王有句话说的对,有此功勋,无人可撼动您的太子之位了,臣愿追随殿下,前往燕国。”郭媛主动请命,太子独自前往燕国,他并不放心。 赵偃苦笑,“先生不必安慰孤,孤留在赵国,也没有人能撼动孤的位置。燕国孤不得不去,但是先生请留在赵国,为孤看好这里。” 郭媛知道太子说的是实话,太子离开了,他需要留在赵国统筹太子留下的势力。 “殿下放心,臣必然会看好燕太子,竭力让殿下早日回来。请殿下召蔺岱跟随殿下赴燕。” “蔺岱领有官职,又得廉颇看中,不宜跟孤离开。先生告诉他,借此次机会,提升在军中的地位,这才是对孤最大的帮助。” 谈好出国人选,二人又商讨了些今后的安排,既然赵王有所猜忌,二人都决定在朝堂上沉淀下来,暂时避开赵王的注意力。 赵偃在郭府用过晚膳,没有直接回宫,反而去了宫外孟玲珑的住处。 孟玲珑写完信交给送信人,送信人前脚走,太子后脚就来了。 虽然今日受了挫折,见到了爱姬,赵偃还是强颜欢笑给她了个好脸色。 孟玲珑扶着赵偃坐下,一边问赵偃是否用膳,一边让人备膳。赵偃抬抬手,阻止了她。 “孤用过膳,玲珑陪孤坐坐。” 孟玲珑敏锐地察觉到太子的心情不好,笑脸下藏着伤心和愤怒。 “殿下,”孟玲珑轻声喊了一声。 赵偃抬起头,看着她美丽的大眼睛。她的眼睛会说话,那里面盛满了担忧。 赵偃拉住孟玲珑的手,将人搂在怀里,压低声音黯然说:“玲珑,孤即将前往燕国为质。”